作者:約翰.葛林 & 大衛.賴維森 (John Green & David Levithan)
譯者:黃涓芳
出版社:尖端
出版日期:2011年05月17日
兩個同樣叫做威爾.葛雷森(Will Grayson)的男孩,一個住在艾凡斯頓、一個住在納波維爾,某天在一家名為「法國風」的成人影視店相遇,會擦撞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事實上——
沒有!
你沒看錯,就是沒有!
如果沒有泰尼.庫柏這號人物,這兩位同名同姓的老兄將在那一晚驚訝地發現地球上有個和自己同名同姓的傢伙之後分道揚鑣,各自走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逐漸封塵對方的存在。頂多老了以後抱起自己的孫子說「爺爺以前在成人AV店遇到過跟爺爺一樣叫威爾.葛雷森的人哦」這樣的話來。
如果沒有泰尼.庫柏……
對住在艾凡斯頓的威爾來說——沒有泰尼.庫柏這個糟糕的好朋友,他不會署名寫信到校刊替這個同性戀好友辯護,成為被同儕排擠流放的「告密母狗」,也不必替這個經常失戀酒醉的糟糕好友挖鼻孔清鼻涕,也不會因為他的亂點鴛鴦譜搞得自己的生活烏煙瘴氣。
你永遠無法想像你的好朋友可以糟糕到什麼地步,更無法想像就算他是這麼的糟,當走過少年迷惘的過程,找到自我認同與價值有所成長之後,你還是會他馬的為自己生命中擁有這樣的麻吉感謝上帝。
對住在納波維爾的威爾來說——沒有泰尼.庫柏這個奇怪的陌生人,那個為了見在Face Book認識並愛上的同性網友大老遠跑到芝加哥、衝進「法國風」的晚上一定會更糟糕。這個陪在他身邊的大個子,竟意外地走進他的生活,在自己同性戀的身分認同、憂鬱悲觀甚至憤世慨俗的青少年迷惘中佔了極為重要的分量——不管是他那曾為美式足球攻擊線鋒的龐大身材所佔的物理空間,還是成為他第一個男朋友、展開同性戀情的心靈空間——都分量十足!
讓認為自己「總是掙扎著該自殺還是殺死周圍所有人,這世上似乎只有這兩種選擇,其他都是浪費時間」的威爾對生活有了不同的選項。
兩個威爾,兩個不同性格的青少年,兩種不同的迷惘、兩段不同的戀情與兩個不同的人際關係;同樣的,有我們青少年時期所曾有過的不安、困惑,想發洩又不知如何表現的焦慮不安與害怕,偏偏,愛面子的我們寧可抿唇不斷與家人、朋友,甚至是整個世界衝撞,也不肯好好地、低聲下氣地說一聲「請幫幫我」或「對不起」。怪東怪西怪身邊所有的人事物,就是不肯怪自己,就算明知眼前的狗屎都是自己拉的也一樣,我們都曾經當過死不認錯的青少年,就算長大也不見得能改掉這不算糟但也沒好到哪去的毛病。
等到終於明白當時許多事都是自己抉擇後所帶來的結果時,才真的學到了什麼,成長了一些,慢慢地變得成熟一點——成長,就是這樣一點一滴累積的。
本書中的兩個威爾.葛雷森就是這樣走過來的。因為泰尼.庫柏這個正在燃燒音樂劇之魂的好友/男朋友,他們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認同、確立自己的價值,解決了青少年時期中一小段的迷惘、焦慮,慢慢地成長。
而成為兩個威爾.葛雷森的交集點的泰尼.庫柏,也在兩個威爾當中面對自己,透過他熱衷籌畫的音樂劇與更多人分享他所得到的、能給的東西,更得到他一直以為自己得不到的、最重要的「它」。
嘗試-->錯誤-->嘗試-->嘗試-->錯誤-->嘗試-->嘗試-->錯誤-->嘗試-->嘗試-->錯誤-->嘗試……至少反覆十五次左右,才終於轉成「嘗試-->錯誤-->嘗試-->它」。
我們都是這麼長大的。
本書分別從兩個威爾.葛雷森的視角與生活發展,是以第一人稱雙主線的方式在走的故事,剛開始若沒有慢慢閱讀,其實會有點切換不過來。不過,其實也不必太擔心閱讀難度的問題,光是第一章的開頭就讓人忍不住往下繼續翻,欲罷不能。
等習慣故事節奏之後,大腦就能自動切換了兩個威爾的視角,進入他們各自的生活,看著他們的故事。閱讀中,回到自己的高中時期,回憶起青少年的點點滴滴更是常有的事——曾經有過的迷惘、似曾相識的衝突、好像也幹過的蠢事、和朋友幹譙這世界是狗屎、人類滅亡是愛護地球的表現等等……
實在佩服兩位作者合作寫成的故事竟可以如此和諧,;更令人激賞的,是對白與描述!常常一看就突然噗嗤笑出來,別出心裁的比喻足見巧思,真的是太有創意了!
故事中那齣讓泰尼從頭忙到尾的音樂劇,讓我從剛開始的不以為然,只覺得這音樂劇是來亂的,到中途開始喜歡上這齣劇、開始期待,到最後沒有令人失望的演出,我就像泰尼的好友、那個住艾文斯頓的威爾一樣,從不看好到開始重視,最後更覺得那樣的結局非常青春且感動,不小心流下幾滴歡喜的淚水。
看完後,很想打電話聯絡高中時期的好朋友出來喝杯咖啡、聊聊是非,一起回憶傻傻分不清的高中時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