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age.jpg

 





作者:狄恩.賽康

原文作者:Dean Cycon

譯者:林詠心

出版社:臉譜

出版日期:2011年09月09日

醇黑的咖啡,喝入口的,是咖啡農鮮紅的血。

被無數人奉之為謬思女神的咖啡,照理說,不應該給予這樣的開頭。

但看完《來自咖啡產地的急件》後,左思右想,還是想不出比它更貼切的slogan。

在資本主義的世界裡,勞力與收益不成比例是荒謬的正常現象,在燠熱的工廠裡生產商品的藍領,一個月的薪水怎麼也比不上坐在冷氣房還不小心著涼打噴嚏的白領,這種奇怪的現象,也反應在農作物身上,米農有米蟲,菜農有菜蟲,咖啡農當然也有咖啡蟲。←註:此處的「蟲」是指不合理議價、剝削農人的中盤商或批發商。

咖啡文化,總給人一種高尚風雅、浪漫的聯想。一杯藍山、一杯可納,感受它在口中的香醇、濃厚,搭配可口的手工餅乾或蛋糕,多愜意;但你可知道,在這同時,有多少咖啡農和他的孩子正忙著用雙手採收一顆顆咖啡果實,蹲在地上用河邊撿來的石頭搗出果實裡的咖啡豆?

有多少資本社會的浪漫建立在對第三世界的剝削之上?當我們喝一杯200㏄要價220元台幣的耶加雪夫時,衣索比亞的咖啡產地中,農夫正以一磅六十分美元(相當於台幣約18元)的價錢買出生耶加雪夫的生豆,甚至有些因為批發商的惡意,只能看著自己收成的生豆因為賣不出去慢慢腐爛。

看到這價差,真的不嚇一跳也難。當時,一邊喝咖啡一邊看這本書的我,頓覺手中的咖啡變得很沉重。不是計較手中咖啡的高單價,只是錯愕這樣高價的消費並沒有實質回饋到生產者的農人。本來,對於「不會實質回饋到生產者」這點就有認知,但沒想到的是,竟有這麼誇張的落差!大概只是台灣的貧富差距可以比得過了吧,我想。

其實早在看這本書之前,因為認識一些從事咖啡批發的朋友,多少知道咖啡文化底下的黑暗裡世界,也因此,曾經流連在星巴克、還辦儲值卡的我,已經成為星巴克的抵制俱樂部會員,甚至,盡可能的避免在外頭喝咖啡,除非必要,像是洽商、談公事。時間允許,寧可自己在家煮咖啡帶出門。←我承認我是個機車的丫桑T0T,之前還因為2002世足賽南韓作弊,拒用韓貨、拒看韓劇長達四年……

但這樣的作法,說實在的,也只是做自己爽而已,根本無助於改變什麼,一個人的力量有限……

但,仔細思考從咖啡農手中的咖啡豆到消費者手中的一杯咖啡,整個流程走下來,最大獲利者,是中間一層又一層的商人,而生產的開端和消費的末端成為被戲弄的對象,還記得因為牛奶漲價,咖啡全面漲五元的新聞嗎?

《來自咖啡產地的急件》記錄的,除了咖啡農的生活之外,也談及針對咖啡農開始推展的「公平貿易機制」。事實上,這本書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作者走過九個國家,推展公平貿易的記錄。

然而,trick的是,造成這種極度不公、咖啡農人慘遭剝削的現象的,正是這一群人,他們所謂推廣公平貿易,幫助並改善農人生活的運動,在我看來,更像是良心發現後的彌補,形成的,只是一個「比較公平的不公平」,說到底,還是不公平。

更trick的是,國內出版這本書時還附贈星巴克的咖啡券,甚至還有星巴克總經理的推薦,而星巴克,雖然參與公平貿易(Fair trade)機制,保證每磅咖啡豆的底價為一美元又二十六分,並保證錢會落入農民口袋。但「Fair-trading coffee」並非他們的主力商品,請記住,他們還是動輒一杯要價百元以上的coffee shop,因為牛奶漲價也跟著漲價的企業。那,才是他們的主要營收。即便他們聲稱已經做了許多生態、環保等公益,表明自己盡了多少的「企業社會責任」,並不會改變他們正是這些問題的製造者的事實,在我看來仍搆不上「良心企業」四個大字。(我懷疑世上真有所謂的良心企業……)

嗜咖啡成癮的我,常說自己血管裡流動的,有百分之八十是咖啡,但在知道手中每一杯咖啡是咖啡農慘遭人力、物力,甚至是生命剝削得來的成果之後,渺小如我,能做的,就是不成為另一個在消費末端被削的羔羊,盡所能避免到星巴克這類型高價位coffee shop消費,自己動手煮咖啡,儘量選擇有公平貿易認證的咖啡豆,雖然公平貿易認證的咖啡豆價格較高,但實際算算,還是比一杯星巴克的拿鐵要便宜許多,做得再極級機車一點,就是直接買生豆回家自己炒。(我曾做過,但炒生豆真的好累啊……)

說真的,儘管做了這些,仍無法直接加惠生產者,咖啡市場比想像中要複雜許多,做的這些,其實只是蚍蜉撼樹,自己奇檬子爽而已……

備註:1磅的咖啡豆約可煮45杯120㏄的黑咖啡,約28杯espresso,不難想像從生產端到消費端的價差到底有多誇張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七草/岑揚/呂希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